blog-post

知識分享《Noah、Ganni、Patagonia撕去「永續」的標籤》

在許多時裝品牌紛紛訂下永續目標、甚至自居「永續時尚品牌」的同時,許多本來就致力於環保與勞工權益的服飾品牌,諸如Patagonia、Noah、Ganni卻反其道而行,在自身官網或媒體投書表示,將不再以「永續品牌」的身份自居。

品牌為何撕去「永續」的標籤?

紐約街頭品牌Noah在2018年即以「We are not a sustainable company(我們不是永續公司)」為題發布新聞稿。而以永續材質著名的丹麥設計品牌Ganni,也在2021年的永續報告中指出,「我們並不自認是個永續品牌。」在這波行動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成立於1973年,一直以環保形象著稱的戶外服飾品牌Patagonia,其環境行動與倡議主管Beth Thoren竟在2021年COP26舉行的同時,於《Fortune財富雜誌》發表投書,表示Patagonia不再使用「永續(sustainable)」一詞。

Beth Thoren在投書中表示,雖然Patagonia承諾在2025年以前達成全產品使用可再生或回收的材質製作,但經過數年努力,目前這樣的材質僅佔全產品的68%,顯然這個比例仍然不夠。除此之外,Patagonia也意識到──大規模植樹、購買二氧化碳排放權等「碳補償(carbon offsetting)」,目的為抵消自身溫室氣體排放,以達成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就長期來說,其實是個永續假象,因為企業所製造的碳足跡仍然存在。Patagonia另亦提及,目前所遇到的最大困難,在於高達95%的二氧化碳排放來自供應鏈,而Patagonia的供應鏈亦同時服務其他更大規模的企業──因此單靠Patagonia一間公司能對供應鏈產生的改變並不大。雖然Patagonia在意識到這個問題後,試圖透過其他方式來影響生產線,但在努力的同時,品牌也認為有義務未來不再以「永續」的形象誤導消費者,以避免漂綠(greenwashing)。

服裝產業在永續面向最困難的問題

在環境倡導組織 Stand.earth 的報告中,明確指出,服裝產業在永續面向最困難也影響最大的問題為: 製造服裝的供應鏈,仍然依靠煤炭發電和供熱。 97%原始材料皆由石化燃料製成,因而增加對石化燃料的需求,造成更高的碳排放量。 快時尚以廢為產的商業模式,加速了消費者的消費行動。 龐大的全球時裝供應鏈,運輸過程仍高度依賴重污染的航運。 Patagonia成立之初即將永續概念全面融入企業DNA,將核心使命定位於拯救地球,同時也是眾多強烈反對美國前總統川普退出巴黎氣候協議的公司之一。再看看其官網所揭露的訊息,幾乎都與地球永續有關。然而,這些都敵不過Patagonia對於石化燃料合成材料的依賴程度,重度依賴石化產業,是時尚產業必須共同面對的永續課題。

品牌如何面對ESG永續傳播?

SDGs建構了防止地球暖化與未來美好生活的指標,但是推動的過程卻要面對許多的未知,需要不斷地學習與修正;企業在永續轉型與創新的路程上,也可能是好事多磨、大費周章。上述三個時尚品牌就是在實踐路途中發現問題,並誠實面對產業困境,但並不妨礙他們在永續道路上的持續努力,像是Patagonia就在碳排與永續採購上的資訊已然更加透明化。 以下提供品牌面對ESG永續傳播的三個思考方向: 了解企業或品牌在ESG發展的目的 確認企業在ESG目標實踐的可行性 了解利害關係人的認知與期待

ESG的法規與倡議團體的監督將會愈來愈明確與具體,品牌在永續傳播時,溝通內容必須更貼進具體實踐進度與成效;同時風險的揭露與控管也要並進。品牌不再使用永續(sustainable)一詞,不是放棄ESG,而是更謹慎精確面對ESG的溝通。


我們是 Unplastify Youth 安普拉絲特φ 青少年去塑聯盟,一群致力於減塑的北一女學生
Instagram 和 Facebook 上會定期有我們的活動紀錄與知識分享ᕕ(ᐛ)ᕗ
歡迎分享、追蹤我們的帳號,和我們一起守護地球!!

更多文章

blog-post

知識分享《月亮杯》

女生的生理用品愈來愈多元,除了衛生棉、棉條和月亮褲,月亮杯也深受青睞。月亮杯其實不是新產品,發明至今已有84年的歷史。隨著產品材質的改良與觀念轉變,讓現代女性樂意嘗試。 什麼是月亮杯 月亮杯是一種女性生理用品,隸屬第二等級醫療器材的,採用矽 …

blog-post

點塑嘿皮購-環保袋集點計畫

安普拉絲特Φ於去年 6/1~12/31 與水果店-蜜世界永和店合作,推出「點塑嘿皮購-環保袋集點計畫」,活動期間共計省下了高達✨3515個塑膠袋✨ ♻️活動介紹 延續先前安普拉絲特Φ與蜜世界永和店合作的多項企劃,本次推行的「點塑嘿皮購-環保 …